虽古人云∶三下之而热未退即死矣。误发湿温之汗,名曰重,皆促人命也。
殊不知下之太早,则表热乘虚而入里,遂成结胸、虚痞、懊、发黄之证,轻者必危,危者必死,但宜平和之药,宣散其表,和解其里,病势或有汗而愈,或无汗气和而愈。【注】潮热,阳明腑证也。
结胸、下利而表解,朱雀取效;头眩肉而水泄,玄武当功。风则伤卫,而寒则伤荣。
【注】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,即桂枝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、茯苓、白术也。张洁古制此以代麻黄桂枝二汤。
因夏暑气而变,名曰热病也。 骨蒸,加丝茅根。
彭诉于道人,道人请视之,命买数品药,亲制以饵。温热之病复中于暑,名曰温毒证;治同乎温热,但热尤盛也。